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3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培英中學 - 2023年12月

激發動機 因材施教 放眼世界活學英語


培英中學以「培育英才」為辦學宗旨,致力於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有機會發揮潛能,學習自律、承擔責任、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與人相處之道。陳俊賢校長着重培養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均衡發展,提供多元學習體驗。他認為在全球化下,同學必須強化語文能力,才能與各地人才交流和競爭,讓發展空間擴展至全世界。因此,學校從課程規劃、活動等方面配合,刺激同學的學習動機,幫助他們在英文學習上更高效。

靈活課程規劃 激發語言潛能

學校採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在課程設計上,根據學生的程度進行分組教學,以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夠接受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潛能。此外,學校非常重視閱讀教育,安排外籍英語老師教授中一至中五的閱讀課。英文科主席沈雪綸助理校長指出:「外籍英語老師以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不同的教材、故事和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激發他們的興趣,營造多元化的閱讀環境,全方位豐富同學的語言和文化知識。」

照顧學習差異 提高學習效能

學校除常規校本課程外,逢星期二、四亦會為同學安排拔尖補底課程,按照學生的能力及學習需要設計,進一步提升同學對課堂内容的掌握。例如特聘補習社名師教授高中拔尖班同學課堂內未有涵蓋的學習內容,提升應考公開試時的信心。同一時段,校方會舉行小組補習班,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的學習難點;學校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課後支援課程。

陳校長表示:「學校有必要幫助同學在起步階段多加規劃,幫助他們順利『起動』,繼而主動地力求上進。疫情後,同學都明白不是只有在學校才能夠學習,因此我們積極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以Zoom 形式進行拔尖班及小組補習班,讓同學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學校出色的教學方針成效顯著,根據校方統計,逾 8成參加拔尖班的同學有多於 5%的進步;逾 7 成小組補習班的同學有平均 7% 進步,成功引領學生在英語範疇奠定穩固的基礎。

推展英語話劇 建構自然語境

為豐富同學的語言學習體驗,學校積極推動英語話劇教育,從戲劇表演中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負責英語話劇組的劉卓宏老師表示:「學校在話劇中加入英文及音樂元素,擴闊同學的知識層面。他們在英語話劇中需要進行構思,將想法串連成句子,再在老師的協助下拼砌成一個完整的劇本。同學在劇本創作中發揮創意的同時,更在詞彙、句子結構、文章組織等方面有所進步,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同學在戲劇中亦需要參與到演戲及唱歌的部分,他們透過對白、歌詞等訓練,逐漸建立應用英語的自信心。

學生從劇本構思開始參與整個話劇製作過程,由前年 9 月至去年 7 月中完成最後一場表演,中間經歷了聖誕節短劇及年末表演,同學們在這期間皆保持表演的投入感與緊張感,從而推動他們不斷地練好英文,一步步地提升英語能力。經過一系列幕前表演、英語會話、舞台管理等訓練,學生在語言、自信、知識、態度等不同方面皆有明顯進步。

英語話劇最重要的是給予學生一個語境讓他們運用英語,使其不畏懼以英文表達自我。陳校長補充:「同學平日習慣以中文作為日常交流語言,較少機會訓練英文口語。然而英語話劇正好提供了一個英文語境,讓同學在沉浸式的環境中更自如地使用英語。通過舞台上的角色扮演,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甚至主動為外籍英語老師作翻譯,培養服務精神。」

跨科趣味課堂 投入英文學習

英文學習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感到課堂具趣味性,從而增加學習投入度。學校積極推動英文科組與其他科組進行跨科協作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英文的興趣。例如將初中創科堂的烹飪部分與英文教學相結合,在食譜設計方面加入不同英文元素。學生透過食譜設計、製作和互評的過程,能夠將英文應用到實際情境中,不僅讓他們體驗到英文的功能性,更能夠鞏固英文科及其他科目的知識點。學校以跨科協作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激發同學對學習的熱情。

延伸學習層面 以所學回饋社區

學校將英語教學擴展至社區,甚至是全世界,培養學生建立國際視野。例如將中二級動物主題的內容延伸至動物權利的社會議題,並在「全方位學習日」帶領同學到嘉道理農場接觸不同動物,同學在活動中除了能夠應用英語外,更啟發他們對社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中三級的保育主題中,學校安排學生前往大館參加導賞團,並讓同學訪問遊客對於香港保育的看法,鼓勵學生與外國人交談,訓練膽量,建立英文自信。

沈助校補充:「英文是一個重要媒介,讓同學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並且為社區作出貢獻。近年,學校所在的華富邨亦即將面臨重建,華富邨社區別具保育意義,帶領同學前往大館,既讓同學建立保育意識,亦能夠以英文向世界『說好華富邨的故事』,透過自身所學貢獻社區。」

英文科銜接支援 個人化學習輔導

學校明白到中一新生需要時間適應學校課程與校園生活,因此校方在英文科規劃上照顧新生不同學習需要。中一級英文校本課程的第一課便以校園生活為主題,將教學內容與同學所身處的情境、經歷作聯繫,使其更投入於課堂並逐漸適應學校生活。內容亦滲透價值觀教育,鼓勵同學潛移默化實踐良好品德。同時,中一新生們的英文水平各有差異,學校推展個人化學習支援,安排老師為同學提供適切的支援及輔導,以更好掌握中學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模式。

教育傳媒

陳俊賢校長 陳俊賢校長
學校致力於提供全人教育 學校致力於提供全人教育
讓學生有機會發揮潛能 讓學生有機會發揮潛能
學校採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學校採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學校除常規校本課程外,逢星期二、四亦會為同學安排拔尖補底課程 學校除常規校本課程外,逢星期二、四亦會為同學安排拔...
營造多元化的閱讀環境 營造多元化的閱讀環境
為豐富同學的語言學習體驗,學校積極推動英語話劇教育 為豐富同學的語言學習體驗,學校積極推動英語話劇教育
延伸學習層面 延伸學習層面
推動英文科組與其他科組進行跨科協作教學 推動英文科組與其他科組進行跨科協作教學
學校推展個人化學習支援 學校推展個人化學習支援
學校將英語教學擴展至社區,甚至是全世界 學校將英語教學擴展至社區,甚至是全世界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